Search

【快樂學習】

很多家長跟我一樣,在上學階段希望孩子可以快快樂樂的學習,為成人後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快樂學習】

很多家長跟我一樣,在上學階段希望孩子可以快快樂樂的學習,為成人後能夠快快樂樂的生活。說來輕鬆,但大家都在找尋如何讓自己與孩子能更快樂的方法。

快樂學習,不是單學自己有興趣的,別的都不學。專精自己喜歡的沒有不好,只是世事難料。誰知道是否會突然轉行?知識偏食,對下半輩子是否能快樂是有風險的。

.
🤔 學習可以快樂嗎?
學習這件事就是需要付出努力與重複練習的毅力。學習,本來就是件辛苦的事。

今日好文分享:「發掘內在動機,學生就會在學習的過程中得到快樂,解開一個數學題目會開心,寫好一篇短文會愉悅,或者進行體育項目感到滿足。」

這也是為什麼蒙特梭利醫生強調透過觀察孩子的興趣與挑戰點,跟隨並利用興趣,來啟動孩子內在動機。學習貼近興趣,內在動機高,讓學習可以快樂。

想想:你上次快樂學習中,是在學什麼?

.
🤔 自由選擇中如何均衡學習?
看了上一點,許家長更擔心。如果為了孩子快樂學習而只隨著興趣,不喜歡的基本能力難道就不學了嗎?

蒙特梭利理論強調符合興趣的自由學習選擇外,學習還必須貼近真實生活。值得思考的是,大量跟自己生活或志業無關的學習,必要嗎?

想想:你上次用微積分是什麼時候?

.
🤔 學習需要分科嗎?
反思成人的工作環境與生活狀態,知識是互相串連在一起,而非分門別類的。所以學習可以從興趣為始,然後再帶回不同領域的基本知識。其實知識是條條道路通羅馬的概念。

想想:假設你喜歡建築,可以從設計與建構一個建築物學到什麼學科能力?

.
🤔 學得廣,還是學得精?
最近要在台灣開線上數學工作坊的資深蒙特梭利數學老師 Mike Waski 解釋:在數學上,蒙特梭利教育是先讓孩子看到所有數學的類別,架構,以及他們互相如何串聯的關係。這時,只需要很粗淺的概念就可以。這屬於學得廣。

學廣是為了了解某個知識領域整體的樣貌以及有哪些不同的可能性。學精是為了學習「如何學知識」的脈絡。這就是現在常常聽到的「素養」或是可轉移的能力。如果回到數學的學習上,就是知道在數學中有三角,代數,微積分等。在各個領域中,透過與自己興趣串聯的專案(例如:搭建一棟房子或製作一個軟體)。選擇幾個往下專精學習的數學項目。

在需要時,就比較容易舉一反三的將如何學得精的方法,運用在學習數學或其它的知識領域上。

知識包山包海,而且新資訊不斷發生,怎麽有可能通通學會?而且永遠也背或操練不完。

.
🤔 所以什麼是學習?
學習 = 學如何學 + 重複練習

上面所說的練習,不是不停的背誦與寫習題,而是把理論融入自己的生活,從中細細體驗的過程。

快樂學習,是門足以讓我們終身快樂的學問。
.
.
.
.
#教育的意義
#蒙特梭利在我家

今日好文
快樂學習不是一直爽 https://reurl.cc/exR1GM

Photo by Aaron Burden on Unsplash


Tags:

About author
從懼怕小孩到成為兩個小孩的媽媽.... 從幫女兒找學校到投入教育基金會的工作.... 從小孩的幼兒園認識蒙特梭利到拋家棄子取得 AMI 0-3歲的師資證照.... 成為媽媽讓我的生活重新設定,它帶我探索生活、育兒、教育與人生的意義,因為當媽媽真的不容易!!
初學說故事人 | practicing storyteller 蒙特梭利生活 | montessori lifestyle
View all posts